在线股票杠杆平台 6亿亏损压顶,这家银行叫停高息存款
「唯一亏损民营银行在线股票杠杆平台,存款业务惹争议。」
近期,“三年定存提前兑付”的消息,让吉林亿联银行再次站在舆论风口。
据媒体报道,7月以来,多位储户称收到亿联银行通知,旗下“3年专享款”定期存款将提前兑付,这款综合年利率4.2%的产品若提前终止,意味着储户将损失近一年利息。
2024 年,亿联银行以 5.9 亿元净亏损成为 19 家民营银行中唯一的亏损机构,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激增 193%。近期,亿联银行对定期存款的提前兑付操作,是否预示着高息揽储埋下的隐患,正逐步浮出水面?
壹
提前兑付
为何储户买单?
不止是“三年专享存款”产品提前兑付,社交平台上,不少储户质疑,其购买的7天期存款产品也提前兑付,实际执行情况与当初约定不符,银行单方面变更规则是否构成违约?
储户晒出宣传页面,此前承诺“到期自动续期”的7天期存款产品,如今被突然终止续期机制;部分产品的计息规则也被单方面调整,原条款中“到期自动存续至最后周期”的约定被修改为“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计息”,原本综合收益可达3%,但现在已降为2.2%。
有网友直言:“三年前把钱存进银行,如今说提前兑付就提前兑付,还有契约精神可言吗?”
其他银行此前也有过提前结清的情况,但通常仅针对额外权益部分进行终止。
对于亿联银行定期存款产品提前兑付的操作,有一种观点认为:在利率下行周期,银行可通过强制终止高息存款产品,避免支付过高利息以保障自身利润;而到了利率上行阶段,储户若想提前支取低息存款转存更高利率产品,却往往只能按活期利率结算,承受大部分收益损失。
同样面对利率波动,为何银行能以 “灵活调整” 维护自身利益,储户却只能被动承受利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?
贰
变相高息揽储
这些被提前兑付的定期存款产品,均以高利率为显著特征,其利率构成暗藏门道 。以 “3 年专享款” 为例,除银行自身给出的 2.95% 基础利率外,另有 1.25% 以 “学习《存款保险条例》奖励” 的名义呈现。
这部分“奖励”并非由银行直接发放,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湖南诚盛德科技有限公司以“合作费用”名义支付——储户需与该公司签署《灵活用工协议》,才能获得这部分收益。
这种“银行基础利率+第三方奖励”的模式,在亿联银行并非首次出现。2022年,该行“一键转存”活动中,储户需与湖南诚盛德签署三方协议才能获得红包奖励,当时银行称其为“委托第三方提供红包发放服务”。
所谓的“学习《存款保险条例》奖励”,恰恰让这部分收益失去了存款保险的庇护,通过将部分利息包装成“合作费用”,规避了存款利率上限的监管要求。
要知道,当前三年期定存市场利率普遍在3%以下,而亿联银行借道第三方,将收益拉升到4.2%,比六大行同类产品高出近50%。
叁
巨亏6亿元
哪来勇气给高息?
2024年,亿联银行净利润亏损5.9亿元,同比下跌520%,成为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亏损的银行。
年报数据显示,该行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4.71亿元,同比大幅飙升193%,是其巨亏的主要原因。
资产质量的恶化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率的飙升上。截至2024年末,亿联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2.77%,更是唯一超过2.5%的民营银行,远高于19家民营银行均值(1.57%)。
其拨备覆盖率仅为153.02%,勉强超过150%的监管底线,风险抵御能力在行业中垫底。对比来看,头部民营银行如微众银行拨备覆盖率超300%,客商银行更是达到422.7%,
作为一家互联网银行,其存款结构呈现出“过度依赖个人定期存款”的特征——2024年末,个人定期存款在存款余额中的占比超过84%,
从资产端看,资产规模的快速缩水加剧了失衡。2024年末,亿联银行资产总额408.22亿元,较年初下降21%,其中贷款余额降幅达27.55%,个人贷款降幅更是高达28.58%。
2024年,亿联银行因“违反反电信诈骗规定、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”等问题被处以758.34万元罚款,近5年累计处罚金额达1152.47万元。
业绩陷亏损“泥潭”在线股票杠杆平台,合规风险高企,亿联银行压力不小。